炒股就看,圆桌权威,论坛G浪专业,全球及时,潮下持续全面,投资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实践
11月10日,圆桌“中国可持续投资(ESG)与海南自贸港建设论坛”在海口召开,论坛G浪论坛由“三亚市人民政府、全球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潮下持续“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投资中国投资协会”联合主办,实践“三亚经济研究院”承办,圆桌“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论坛G浪海南省经济研究中心”协办,全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承办支持,“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妙盈科技”战略合作,“新浪财经”支持;主题为“双碳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保德信全球投资管理(PGIM)董事总经理孙昊,KKR大中华区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部副总裁张宇,景顺集团ESG客户策略亚太区总监陈浩扬,围绕《全球ESG 浪潮下的可持续投资与实践》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保德信全球投资管理(PGIM)董事总经理孙昊表示,从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看,投资业绩表现和ESG相关性比较密切,在国内市场并不是很明显,原因有三点。
第一,国外市场股票投资回报主要因素是公司盈利和盈利增长。如果盈利和盈利增长相对比较好,股价表现也会比较好。ESG也是同方向的,ESG风险高的时候,估值低股价表现差,ESG风险低可能股价表现更好,这两个更容易契合在一起。在中国市场有所不同,公司股价除去受公司盈利影响之外,同时也由宏观政策、行业政策、或者其他因素来主导,这是最根本的。这种差异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第二,国外ESG开始的时间更早。最早ESG是出自2004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当时有20家金融机构同时参与了一份关于社会责任投资原则的报告,其中首次提到ESG。MICI完整的ESG指数是在2007年推出的,彭博巴克莱全球ESG债券指数于2013年推出。而国内ESG时间相对比较短,观察是否趋同还需更长时间;第三,ESG规模的因素。预计2025年ESG资产会达到50万亿美元的规模,基本占到2025年整个全球资产管理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果越多人参与,每个投资机构都用ESG,ESG表现跟整体市场表现就越相关。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ESG数据不足,数据的充分性和规范性有待改善,数据缺乏标准化和量化是全球面临的问题,作为新兴市场国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实际上,我们也是全球投资者,监管、政府一直在推进ESG相关数据量的标准化,包括欧洲的《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英国的DWP和FCA关于气候相关披露的规定,美国SEC基金和投资顾问的ESG披露规则,亚洲新加坡金管局的《资产管理公司环境风险管理指引》等等 。国内发展已经比较快,2018年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分别推出了ESG相关的指引,但要使ESG数据的量化及扩展各个行业和企业,还需要一段时间。
KKR 大中华区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部副总裁张宇表示,国外机构开始ESG的投资实践比较早,在企业经营层面,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很早就开始ESG方面的实践了,比如环保、多样化等,这些ESG的举措从股价以及回报上也都实现了财富效应,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这一循环促进更多的市场参与方参与ESG相关的措施,又进一步实现了正向循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国外经济体量加起来比较大,中国的经济在过去实现了快速增长,现GDP在是17万亿美元的水平,同期欧洲和美国GDP合计达到42万亿美元,假设两边ESG投资是同样的增长率,国外体量也会显得非常大。不过,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和完善,国内企业对ESG参与程度的加深,ESG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经济体量完全有可能逐渐追上。
KKR是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从私募股权角度讲,KKR很早就把ESG因素纳入被投公司的投后管理和价值创造当中,有一些公司是在类似KKR等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才促使ESG制度化体系化,形成了相关统计数据。具体而言,私募股权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首先在公司治理层面,为ESG设立相关的评估机制,例如专门的委员会,并根据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设置一些KPI,这样才能把数据收集工作做好,给下一步披露做准备。第二,ESG数据披露和研究机构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国外经过很长时间ESG实践,有大量第三方机构、咨询公司从事数据收集、比较分析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据的形成和披露,并且有一套定制化的方法论,可以适应各个行业做定制化披露。在以后还要依赖中介机构,共同推动数据披露口径、标准以及实施。
在ESG评价投资应用方面, ESG基金大部分属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偏少。由于二级市场资本有价值发现,很多投资者是为了增加ESG投资比重达到KPI,强制性多配,导致真正的ESG公司价格虚高,那些反ESG则没人买。虽然市场上存在反ESG资金,但这会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追求ESG,依然会是整个社会前进的方向和价值观的主流。
景顺集团ESG客户策略亚太区总监陈浩扬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分享了ESG投资的三大趋势。陈浩扬表示,2022年是比较特别的一年,在全球宏观经济与全球波动性的环境下,ESG投资进入了反思阶段,目前有三大趋势。
第一个大趋势,ESG监管和政策发展。监管政策过去几年观察到有差不多两倍增长,美国、欧洲、中国也有一些ESG披露的框架和指引。在企业层面,国内长期发展需要国际认可带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ESG信息披露长期会帮助增加数据和透明度,也帮助更多投资者作出ESG相关的分析;在投资者层面,两大方向比较关键,一是风险管理,二是漂绿问题。今年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也有相关ESG的披露标准,监管下ESG清晰的定位越来越重要。不同的方法论,需要不同的投资策略以达到不同的目的,针对客户投资的目的建立相应的ESG投资方案,包括碳中和目标应有相关的配套。第二个大趋势,气侯转型。在能源安全与转型的大环境下,很多金融机构企业有碳排放的承诺,下一步关键是如何落实到投资层面。以景顺集团为例,一方面,建立相关专门的研究框架,包括公司承诺、排放披露、减碳方案、与相关的投资与配套,并达到ESG投资,另一方面,在数据层面与清华大学有合作,全面了解煤炭、电力、钢铁等发展机遇,了解这些行业制定的路线图,帮助投资在争零排放的机遇。第三个大趋势,可持续发展的其他主题。全球很多关注气侯转型,除此之外,还需关注两个趋势,一是自然资本和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多的公司披露生物多样性的风险,也会带来相关机会;二是气侯适应,随着气侯变化影响,包括干旱、洪水等,为不同的商业和经济体带来相关一定的影响,对投资者来讲,要了解适应气侯层面的不足和投资机会。
不同的趋势带来了相关的机遇,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债券层面有很多投资机会,不同的主题包括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等,给投资者带来相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