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机票价格跳水,中秋小长假裸票5年来最低,上海飞北京低至100多元
探索66人已围观
简介今年中秋机票国内支付订单裸票平均价格不含机建燃油附加费)为556元,较暑期降低近20%。今年中秋小长假,多家航空公司机票价格大跳水。时代财经观察到,目前热门航线上海至北京、上海至广州等航班的裸票价格仅 ...
今年中秋机票国内支付订单裸票平均价格(不含机建燃油附加费)为556元,机票价格假裸京低较暑期降低近20%。跳水
今年中秋小长假,中秋最低至多多家航空公司机票价格大跳水。小长
时代财经观察到,票年目前热门航线上海至北京、上海上海至广州等航班的飞北裸票价格仅为200元左右,低至1.1折、机票价格假裸京低1.2折。跳水
图片来源:Pexels
陈洋(化名)告诉时代财经,中秋最低至多他购买了从湖南衡阳到上海的小长机票,中秋节(9月10日)当天裸票仅139元,票年加上机建燃油费一共300元左右,上海和普通火车硬卧价格相当,飞北而由衡阳到上海的机票价格假裸京低高铁二等座为559.5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秋将迎来8年来最亮月亮,各大航空公司推出千余趟“赏月航班”,迎合中国人文化传统里对月亮的偏爱。
或受中秋小长假提振,本周(9月5日—9月9日),、、等上市航司股价出现不同程度涨幅。
5年来最低,热门航线裸票仅100多元
在人山人海的暑期、国庆假期之间,相对冷清的中秋小长假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王梦(化名)将这次出行的目的地定在了云南,她告诉时代财经,中秋假期飞往昆明长水机场的单程机票为700多元,低于国庆期间的800多元,而且可以避开旅游旺季。
携程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回归全国热门目的地第一,此外,2022年中秋热门目的地城市TOP10还包括北京、南京、长沙、杭州、长春、广州、青岛、苏州和西安。而以往的热门目的地成都则受疫情影响,预计旅客量大幅下跌,中秋预计旅客出行量不到去年同期的三成。
国内热门航线TOP5分别为上海-广州、上海-北京、上海-昆明,杭州-广州、昆明-杭州。时代财经查询飞猪旅行票价发现,中秋小长假期间,热门航线的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中,杭州飞往昆明的航班,单程裸票价格低至300元,上海飞往广州低至219元;上海飞往北京大兴机场低至188元;杭州至广州低至189元。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中秋机票国内支付订单裸票平均价格(不含机建燃油附加费)为556元,较暑期降低近20%,较2018年下降12%,为近5年来最低。
与此同时,今年9月5日,燃油附加费年内第二次下调,调整后成人旅客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名旅客收取6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名旅客收取120元,下调幅度为20元。
不过,时代财经观察到,尽管多趟热门航线的机建燃油附加费合计170元,较7月的超200元有所降低,但仍然处在较高水平。
因此,虽然今年裸票价格处在较低水平,但算上机建燃油附加费后,平均价格仍突破700元。可以对比的是,去哪儿平台2021年中秋航班数据显示,通过平台预定的机票支付均价为600元左右。
赏月航班预定量增加,票价不到千元
为了揽客,航空公司一年一度的“赏月航班”也再次提上日程。
据广州五羊天象馆表示,今年将迎来近8年来最明亮的中秋月。结合天文条件,南北方向航线如上海、杭州、银川、青岛、兰州、北京等地至广州,东西方向航线如昆明至上海、温州、广州等航线,均为中秋期间相对热门的赏月航线。
各大航空公司也陆续推出赏月航班,新华社报道,中秋节当天,全国计划执行的赏月航班为1607个。其中,南方航空推出约600架次赏月航班。尽管拥有特殊卖点,但赏月航班票价并未出现较大涨幅,南航最佳赏月航班CZ6800,从昆明长水机场飞往上海浦东机场,票价940元,与节后票价相比,浮动在100元左右。
一家旅行平台副总裁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亦表示,中秋当日的夜间航班搜索量和预定量都呈现出了双位数的增长。
不过,最近北京、广州、南京等多地卫健委倡导就地过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部署亦表示,9月10日至10月31日,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事实上,今年中秋的出行人次确实较往年有所下降。航旅纵横数据显示,根据9月7日前的客票预订情况,中秋小长假期间预计民航旅客量超1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实际旅客出行量减少近59%,比今年端午小长假实际旅客出行量减少近16%。
时代财经注意到,不少航空公司已经开始发力国庆假期,国庆当天,热门航线程度飞昆明单程票价(含机建燃油附加费)低至565元;昆明飞上海单程票价低至469元。
Tags:
相关文章
北交所开市周年盘点:近四成上市企业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探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实习生赵宇彤 北京报道时值北交所正式开市一周年,近日,上奇产业研究院发布《投资指南——北交所上市公司精准画像123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从2021年共 ...
【探索】
阅读更多前七月财政收支差继续扩大,超5000亿专项债来了
探索自2022年5月份以来,中国新增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额度,加上5000多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这将为基建项目筹资总计1.9万亿元资金,带动更多基建项目落地。财政收入延 ...
【探索】
阅读更多自动驾驶风起 商业化落地尚有技术“坎”
探索自动驾驶正站上“风口”。本月初,重庆、武汉两地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在外界看来,这标志着我国自动驾驶将迎来高速增长拐点。从2017年开始,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委等部委先 ...
【探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