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白天嗜睡,是痴呆症信号?影响比你想的更复杂!
热点7477人已围观
简介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有5740万痴呆症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亿。阿尔茨海默病AD)占全球痴呆症病例的60%-70%,是21世纪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导致痴呆症尤其是阿 ...
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白天嗜睡2019年全球有5740万痴呆症患者,痴呆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亿。症信杂阿尔茨海默病(AD)占全球痴呆症病例的号影60%-70%,是响比想21世纪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
导致痴呆症(尤其是更复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通常是渐进的,在患者残疾前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白天嗜睡既往研究证实,痴呆早在阿尔茨海默病明确出现之前,症信杂患者在诊断前15年里会更频繁出现10种症状,号影包括重度抑郁症、响比想焦虑、更复有严重压力且出现适应障碍、白天嗜睡听力损失、痴呆便秘、症信杂脊椎病、体重异常减轻、不适和疲劳、记忆力减退、晕厥和虚脱。
近日发表在Alzheimer‘s Dementia上的一项研究最新证实,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进展会加速老年人群日间睡眠的变化,且这种关系可能是双向的。分析结果与另外一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大规模研究结果相互印证,即中年时期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到了晚年会有更高的风险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
白天睡得多,痴呆症风险高!
白天补觉,如午睡是老年人常见一种生活习惯,但是日间睡眠对认知健康有何影响目前尚无充足研究证据。近日发表在Alzheimer‘s Dementia上的一篇论文报告了老年人群日间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分析了芝加哥一项名为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项目的研究数据,其中共纳入1401例受试者(基线时的中位年龄为81岁),随访时间超过14年。受试者通过佩戴手表样设备记录其日常活动。日间睡眠的定义为:从上午9时至下午7时之间长时间处于非活动状态。
分析结果显示:
每天日间睡眠时间超过1小时的受试者与小于1小时的受试者相比,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要高出40%;
与每天日间睡眠次数较少的受试者相比,日间睡眠次数至少为1次的受试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要高40%;
在校正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节律、合并症、治疗药物、APOE4等位基因携带状态等因素后,日间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相关性依然存在;
日间睡眠和认知健康之间显示出双向关系:日间睡眠时间较长、频率较高与受试者一年后认知功能较差有关;受试者认知功能较差与其一年后日间睡眠次数较多相关。
总体而言,随着受试者年龄增长,其日间睡眠的时长和频率都有上升趋势,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进展加速了这种变化,使得日间睡眠时间和频率逐年增加了一倍多。此外,日间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可能互相推动彼此产生了变化。
研究人员强调,这项研究系“首次证实日间睡眠时长(基于客观记录)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尽管目前尚无充足证据证实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究竟是日间睡眠对认知健康造成了影响,还是过长的日间睡眠本身就可能是加速衰老或是认知功能加速下降的信号。但是,在调整夜间睡眠时长和质量后,日间过度睡眠与痴呆症之间的关联仍然存在,这表明,日间睡眠本身的作用非常重要,且这种作用与夜间睡眠无关。
可能机制:促醒神经元损伤
这项研究的发现与最新发表在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根据后者的这项研究假设:日间睡眠与痴呆症发病风险存在关联,其潜在机制可能是:在淀粉样蛋白相关损伤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综合作用下,个体夜间睡眠开始呈现碎片化,而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相应个体在白天总是感觉并未完全清醒,并选择在白天某个时间点补充睡眠。
此外,研究作者强调,由于“促醒神经元”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就已经开始退化,因此这部分人群或许并不是因为晚上没睡好所以白天表现的很累,而是因为大脑中能让他们保持清醒的系统消失了。
基于客观评估的睡眠数据以及尸检分析结果,研究团队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日间睡眠的原因在于疾病已经损害了“促醒神经元”,且出现损害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tau蛋白的积聚,而不是因为淀粉样蛋白的沉积。
中年缺觉的危害
去年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对年轻的人群中,睡眠与其晚年痴呆症发病之间关系可能也依然存在。
在对近8000名英国成年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随访后,研究人员分析发现,那些中年时期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到了晚年有更高的风险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总体而言,相比长期保持每晚7小时睡眠的人,从中年至老年(50-70岁间)长期睡眠少于每晚6小时的人,老年期痴呆症发病风险增加30%。
研究还分析了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年时期睡眠时间与晚发性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与精神疾病、心血管代谢或其他已知的痴呆症相关慢性疾病等都无关。此外,夜间睡眠持续时间≥8小时与痴呆症发病风险之间并没有显著关联。
尽管作为相关性研究,这项研究还不能建立因果联系,但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睡眠对中年大脑健康可能很重要。未来的研究或许能进一步确定改善睡眠习惯是否有助于预防痴呆症,但即便我们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果,保证睡眠时间总是没有错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Alzheimer‘s Dementia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相关阅读
JAMA重磅:预防痴呆症,要趁早关注心脏健康,这5项指标尤其重要!
2型糖尿病可导致这几类痴呆症?“血糖控制”和“改变危险因素”很关键!
BMJ 30年随访研究:多种慢病出现越早,痴呆症风险越高
普遍都缺!糖尿病患者适量补充维生素D或预防痴呆症,华科刘刚教授团队成果发表
预防痴呆症新方法?JAMA子刊:体脂和认知功能有关!
参考资料
[1] Peng Li, et al。, (2022) Subcortical Daytime napping and Alzheimer‘s dementia: A potential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Alzheimer’s Dementia。 doi: https://doi.org/10.1002/alz.12636
[2] Oh JY, et al。, (2022) Subcortical Neuronal Correlates of Sleep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JAMA Neurol。 doi:10.1001/jamaneurol.2022.0429
[3] Séverine Sabia et al。, (2021)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in middle and old age with incidence of dementia。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s41467-021-22354-2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Tags:
相关文章
少数派投资:“稳稳的幸福”也爆雷,哪里才是投资者最后的港湾?
热点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少数派投资上周,笔者一位朋友向笔者吐槽,说躲过了今年权益资产的下跌,以为理财是“稳稳地幸福”,没想到也能出现“灰犀牛”,一周亏掉半年收益。 ...
【热点】
阅读更多平均换机周期已超31个月!这届年轻人不爱换手机,怎么破?
热点数据显示,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超31个月这届年轻人不爱换手机,怎么破?◎本报记者 刘 艳除了处理器的升级和摄像头等硬件的花样翻新,我们已经很长时间看不到智能手机出现真正亮眼的黑科技,智能手机的 ...
【热点】
阅读更多资管行业如何把握个人养老金机会?理财产品破净怎么看
热点今年是资管新规发布的四周年,也是正式实施的第一年,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各类资管机构如何找准自身定位?该往哪些方向转型?如何支持养老第三支柱发展?4月24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上 ...
【热点】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国办: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 莫斯科交易所美元对卢布汇率跌破59 欧元对卢布汇率跌破61
- 北京2地由中风险升级高风险 5地由中风险降为低风险
- 北京疫情最新情况:新增本土感染者54例 最大程度保障城市运行和社会生活稳定有序
- 蔚来新交所成功上市 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
- 邦达亚洲:美元回落大宗商品价格走高 澳元刷新8日高位
- 重磅!央行官宣LPR“降息”,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可至4.25%,100万贷款30年利息可省3万多
- “汽车金融第一股”东正金融易主 上汽集团斥资16亿元拍下71%股份
- 江苏启东农商银行2021年营收净利双降 不良贷款率降至1.35%
- 高学历人才流向“小县城”,如何“才尽其用”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