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国家不会放手!

国是这件事直通车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披露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放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这件事官方坦言,放手尽管从数据上看,这件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放手但全年面临的这件事挑战不小。

据官方此前预计,放手今年中国城镇新增劳动力预计有约1600万,这件事创多年来新高。放手与此同时,这件事高校毕业生预计有1076万,放手也是这件事历年最高。

面对上述两组颇有压力的放手就业数据,中国始终将稳就业摆在突出的这件事位置上。

从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到最近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业一直是中国高层关注的重要议题,促进就业的宏观和微观举措也始终紧紧贯穿于每次重要会议的工作部署中。

稳就业:政府心头的一件大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今年以来官方召开的诸多重要会议部署上看,就业问题始终是政府心头牵挂的一件大事。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31次提及“就业”,并强调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稳落实就业举措,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等。

针对不同重点就业群体,报告亦提出了相应“对策”,如针对今年预计超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报告指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等。

全国两会闭幕后的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不断强调了就业的重要性,并对此持续作出指示。

例如,全国两会后的首场国常会3月14日召开。会议强调,要继续做好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工作,推动经济平稳运行。3月21日,国常会进一步对就业工作的开展作出部署,指出今年1.5万亿元规模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保就业的关键举措。

最近召开的国常会上,“就业”二字也频繁出现。4月6日,会议再次强调,要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保就业,针对市场主体突出困难,必须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

官方对就业问题的关注还延续到考察工作中。

4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西考察。考察期间,他走访当地企业,并听取了当地稳就业促创业情况介绍。

在一场关于经济形势的座谈会上,他再次谈到就业的重要性,并强调地方政府要以稳就业稳物价支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要扛好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的责任。狠抓就业促进和服务,及时把失业人员补助发放到位。

稳就业:更好地服务稳增长

官方对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不仅反映了今年解决就业问题的挑战与压力,同时还折射了今年稳增长目标的考量。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中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具体看,去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超额完成了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但展望今年,就业压力依然不小。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从数据上看,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在逐年攀升,今年预计有1076万毕业生,这一规模是历史最高水平,也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和高校毕业生一起创新高的还有另一个数据:今年我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共计约1600万人,为多年来最高,这也再次对今年就业任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面对如此艰巨的就业挑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继续作出了稳增长的重要指示,提出了经济增速在5.5%左右的目标。在姚景源看来,这一经济目标的设定离不开就业因素的考量。

他强调,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按这几年的经验数据,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实现新增就业180万到220万人。因此,今年要完成1100万新增就业目标,经济增速就不能低于5%。

对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这一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了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

简言之,“稳增长”是为了更好“稳就业”,而“稳就业”目标的实现,反之也能更好地为“稳增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稳就业:关键在于稳住市场主体

在“稳增长”的经济总基调下,如何才能做到“稳就业”?稳住市场主体是关键。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强调,目前,中国市场主体数量已突破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亿户。庞大的市场主体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稳住就业市场的重要保障。

姚景源也表示,要稳住中国经济大盘、稳住增长速度、稳住就业,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有了活力,经济增长速度就能稳住,就能吸纳就业。”

为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官方也陆续出台了诸多“纾困工具”,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加以引导,向市场主体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

例如,在宏观政策上,官方提出,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要尽快细化和推出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方案,该退的税款能快退的快退,确保按既定时限退到企业账上。

与此同时,针对吸纳就业主力军的中小企业,官方也强调,要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等。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晓波看来,目前,经营成本是困扰小微经营者的主要压力来源之一,特别是房租、原材料和雇工三项成本压力较大。对此,他认为政策上应以“保需求”为主要突破口,维持小微经营者的“造血”机制,并保持宏观和产业政策的稳定性。

最后,缓解就业压力,还应看到中国当前存在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当前中国就业问题更多是结构性问题:有些人找不到工作,而有些工作缺少人。当前稳就业政策,需要与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解决就业问题关键就是要释放中国的结构性潜能,结构性潜能释放了,经济增长了,才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为了帮助就业群体提升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更好地衔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释放政策“礼包”。

报告指出,将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同时,还将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焦点
上一篇: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暂停营业
下一篇:个人养老人生的报表1|健康的家庭财务报表需补齐哪项?